灌南多元化探索秸秆综合利用
信息来源:连云港日报 发布日期:2023-11-29 浏览次数: 字号: [小] [中] [大]

水稻收割后余下的稻秸秆如何处理?近年来,灌南县通过多种手段,将秸秆从生产废弃物变身为草编、食用菌加工等领域的新原料,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。该县以获批2023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为契机,加大对收储企业奖补扶持力度,累计发放近900万元用于秸秆收购企业机具补贴。据统计,目前该县秸秆加工产业已带动5000余人就业,增加产值近5000万元,形成了秸秆饲料化、燃料化、基料化的多渠道综合利用途径。

在孟兴庄镇秋收现场,一台台搂草机在收割完的稻田里快速奔跑,一行行稻草被快速搂成一陇。紧随其后的秸秆打包机,也铆足了劲儿吐出一个个大大的草捆,随后,这些草捆将被装车后,快速驶出稻田。“我们一天一台机器能打包600亩地左右,打包过后随时随地离田,实现综合利用。”农机手丁乐功介绍道。

按照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农民参与的原则,灌南县积极组织全县20多家合作社开展秸秆打捆回收,在全县形成秸秆收购、加工、销售、运输一条龙产业链。

在百禄镇,水稻收割后被打包成捆的秸秆,随即被当地的秸秆加工合作社拖走,用于草绳加工。草绳以秸秆为原料,绿色环保,用途广泛,既可用来缠绕枝干,作为帮助树木越冬的“棉衣”,还可用于瓷器、砖瓦、机械、建材等的包装。

“一亩地的秸秆可以卖600元左右,大量的秸秆变废为宝。一方面解决了很多农村留守老人的务工问题,另一方面也杜绝了秸秆焚烧,增加了土地产出。”灌南县恩勇秸秆专业利用合作社负责人潘洪成说。

小小秸秆,全身是宝。灌南县除了鼓励各类编织品外,还大力发展食用菌培养基、生物质材料等产品,充分挖掘秸秆潜在价值,延伸秸秆产业链条。在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料加工现场,一辆辆载有秸秆的车辆从田间运回料场,随后经过加工粉碎通过运输带送往食用菌基料培养间。

“秸秆富含食用菌所必需的碳源、氮源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,以其为原料结合畜禽粪肥,根据生产配方进行3次发酵即可制成食用菌培养基。”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酵厂厂长陈锦河介绍,企业每年使用秸秆12万吨,产生基料18万吨,生产蘑菇6万吨,实现经济价值6亿元左右。

今年,灌南县水稻种植面积56万亩,可产生秸秆20万吨左右。除了还田等方式,今年当地有约10万亩左右的秸秆用于加工利用。